黄氏历史
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十大姓氏:黄姓

 
  
 
 
(黄字甲骨文)
 
【作者简介】马献武,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已有近百篇文章发表或获奖。亲近大自然,愿以文养心,以文会友。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悦读提示:延续1500年的黄国
 
(一)家族之故事:“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
 
《芈月传》大家耳熟能详,春申君黄歇与楚国公主芈月打小就是青梅竹马,但是后来芈月随姐姐远嫁秦国,此后两人就天各一方了。下面就请您和我一起听一听《芈月传》剧外的故事,当然是和黄姓的族人有关。
 
 
(芈月惜别黄歇)
 
据史书记载,春申君黄歇年轻时曾云游四海,拜师学艺,见识广博,能言善辩,以出众的才貌和超凡的胆略深得楚顷襄王赏识。顷襄王驾崩后,强大的秦国屡次挑衅楚国,黄歇两次入秦,十年冒险,化干戈为玉帛,终于苦尽甘来,得到了优厚的回报。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春申君,赐淮北12县为封地。当时黄歇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苏州黄埭镇黄歇像)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遣黄歇向北征伐鲁国,第二年鲁国被一举歼灭,随任命荀况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就在这一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国的丞相赵胜前去楚国请求帮助,楚考烈王弃秦楚两国的盟约不顾,派遣黄歇领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魏无忌支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攻击下,一举击退秦国,解除邯郸被困之围。通过援赵灭秦,黄歇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同时楚国也逐渐强盛起来。
 
对外穷兵黩武的春申君,对内则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竞相礼贤下士,招引门客,最高峰时黄歇有门客三千多,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于首位。不过黄歇的门客多逞强好斗,奢侈浮华。有一次,赵国的平原君派门客拜访春申君,春申君让他们住在豪华的客馆。平原君的门客想显摆一下赵国的富有,特意在头上插玳瑁簪子,亮出装饰珍珠宝玉的剑鞘,前去拜见春申君。哪知黄歇的门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夹道欢迎,让平原君的门客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芈月传》中的黄歇)
 
公元前242年,秦国吞并中原的野心不断膨胀,各诸侯国忧心冲冲,于是互相订立盟约,联合讨秦,并让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让春申君主管此事。六国组成联军后,黄歇任命庞暖为主帅,他们一度攻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秦国倾其国力出兵应战,结果联军落荒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黄歇,从此春申君受到冷落。
 
公元前236年,楚考烈王年事已高,且膝下无子,所以这继承人是个问题。万一楚考烈王哪天驾崩,楚国必定内乱,此时,一件移花接木的荒唐事令黄歇时来运转。赵国的李园看准这一时机,欲把小妹李环进献给楚考烈王,又怕楚考烈王难让妹妹受孕,于是他就设计把小妹献给春申君。黄歇一见李环,花容月貌,倾国倾城,随即春心荡漾。两月过后,李环果然身怀有孕。李园就蛊惑黄歇,趁小妹怀孕不久,没人知晓,把妹妹进献给楚考烈王,那个楚考烈王见到千娇百媚的如花女子能不心动?假使生下儿子来那也是黄歇的种,到那时,黄歇肯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湖南常德春申阁,为纪念黄歇而建,占地面积9692平方米)
 
黄歇听得神魂颠倒,一切都照李园说的去做。李环入宫后果然得到考烈王的宠爱,并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熊悍。母以子贵,熊悍被立为太子,李环亦随之被立为王后。同时,李园因其妹的裙带关系也受到考烈王的重用。至此,李园的阴谋终于得逞。此时的考烈王也要寿终正寝了,一群饿狼都在虎视眈眈。李园担心黄歇泄密,于是就暗中收留刺客准备杀人灭口。
 
 
(春申君黄歇雕塑)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前去奔丧,刚入宫门,刀光剑影,春申君及其全家被刺死在血泊之中。可悲的春申君,怎会料到如此下场,更想不到因他相信李园兄妹而给楚国带来的一场宫廷政变。
 
同年,熊悍继位,是为楚幽王,李园代黄歇为令尹独握大权。公元前228年,幽王卒,熊犹(李环次子)代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两个月,因李太后(李环)与春申君同居的隐秘泄露,负刍(考烈王弟)以此借口发动政变,哀王、李太后和李园一家皆亡。负刍为王第五年(公元前223年),秦王政(赢政,即后来的秦始皇)派王翦平楚,俘负刍,楚国灭亡。
 
 
(佩玉之人)
 
(二)本意
 
黄,象形字。甲骨文象佩璜形。上为系,下为垂穗,中间为双璜并联状。
 
 
(黄字甲骨文的另一种写法)
 
“黄”为“下可生根,上可长出草木”的“土地”喻指,延伸喻指了“土地”的颜色。、“黄”的普通意义是指黄色。《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从田,古文炎声。”
 
黄字的字形和本义,文字学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他的《金文丛考·释黄》中作了极为精辟的分析:黄字的初文(最原始的本字),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环状物,当系佩之体,即双珩之所合成,也就是璧,上面是用来缠系玉佩的佩衿,古代称“复”,上面的一横是玉衡,下面是二系垂。中间的璧,古代又叫“璜”。从字形上看,黄字像上古先民们身上经常佩饰的玉佩,它就是“璜”字的初文。可见,“黄”的最原始意思是指佩玉,在商、周青铜器时代,所有简文中,凡言赏赐佩玉,均用“黄”字,如《三年颂鼎铭》里有“锡女玄衣、赤市、朱黄”,《王臣毁名》有“锡女朱黄、玄衣”,《郢毁铭》有“命女赤市、朱黄、玄衣”的语句。这些黄字,都是指佩玉。
 
 
(舜帝)
 
(三)黄姓的世界分布
 
东亚、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黄姓人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如金墩后裔新加坡已故总统黄金辉,金墩安平黄恩瑞曾孙菲律宾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农业部长黄严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黄姓族人更将分布世界各地。
 
 
(伯益画像)
 
(四)黄姓的统计
 
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现如今是中国大陆第八大姓氏、台湾岛第三大姓氏。黄姓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不少,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黄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根据2015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黄姓约有28760000人,排名第八位,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3%,也就是说,一百个中国人中至少有两位黄姓人士,可见,黄姓在中国分布十分广泛。
 
 
(黄国故城遗址)
 
(五)起源
 
远在黄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被舜帝赐姓嬴氏。舜帝见伯益智勇双全就把自己的姚姓女儿嫁给他。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黄姓祖先嬴姓是因为舜帝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据《史记》与《黄国故城志》所载黄国建国创始人为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大约于商末周初在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古隆乡建立黄国(现今河南潢川)。
 
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国灭掉。
 
《左传》记载:“黄人不归楚贡,冬,楚人伐黄。”同时“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
 
 
(黄国故城)
 
楚成王灭黄国后,黄姓祖先有的在楚国做了官,据说今黄冈、黄陂、黄梅等地,都是因为黄国人迁来而得名的。有的逃至今河南中部,他们中大部分又被迁到现在湖北境内。
 
汉代以后,黄氏因各种原因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南至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北至河南固始、南阳。晋代初始,江夏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移居福建。
 
宋元之际,黄氏称盛于闽粤,到明末清初,有黄氏族人开始移居到台湾,后逐渐有不少人移至海外。
 
另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
 
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从夏朝2148年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经历1500年的古老黄国被楚国所吞并。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如今的黄氏。
 
 
(少昊图像)
 
关于黄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出身于少昊之后。少昊,又作皞、颢,又称皞、颢。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这一支黄姓人氏,是颛顼时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的,所建的黄国,于春秋早期为晋国所灭,这也是黄氏姓源之一。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战争厮杀,生活需求,强权凌弱,异族通婚,等等,经过多次民族大融合,黄姓中有一些人融入到壮、瑶、侗、水、布依等少数民族中。
 
 
(黄现璠,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壮族,生于1899年11月13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旧镇三合村渠思屯人,与清代延陵王吴凌云是同乡。192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受教于陈垣、陶希圣、邓之诚、萧一山、钱玄同等名师。)
 
 
(瑶族姑娘)
 
 
(侗族歌舞)
 
 
(水族娱乐)
 
 
(羞涩的布依族少女)
 
1、以黄国为姓。(颛顼帝)
 
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zhuān xù)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城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子孙分散到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始祖。
 
2、出自金天氏之后。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回族中的黄姓来源
 
 
(回族青年)
 
①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②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4、出自他姓。
 
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5、黄改其他姓氏
 
黄改丑氏、胡氏、况氏、李氏、卢氏、潘氏、汤氏、田氏、王氏、伍氏、危氏、吴氏、余姓、周氏、张氏。
 
6、黄改旷、邝氏
 
据《黄姓史话》载,湖南邝氏起源出自黄姓。黄宣祖籍河南,东汉治水有功封“河阳侯”,唐神龙年间拜右相,居汴梁,封郓国公,公本姓黄,其子二,长曰旦,次曰丞,以难故易姓,旦改旷,丞改邝。丞添邑于右为邝,徙居吉州(今江西一带)。
 
《后谷旷氏宋德佑丙子纂修旧谱》序中言:余按旷氏之系,出自高辛氏后关伯苗裔。迨汉光武时,有祖姓黄讳宣,居河东,以治水奏绩,拜侯,因留籍於南阳。衍至唐神龙间,一世祖曰贤,纪功封郓国公。后因边关失守,上命灭族。贤字四明,令子侄易姓改名,本姓黄,长子旦添邑于右为邝姓,次子丞添日于左为旷姓。
 
 
(湖南常德春申阁,为纪念黄歇而建,占地面积9692平方米)
 
(六)郡望堂号
 
黄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天下姓望氏族谱》、《广韵》所载,主要有十三个郡望。
 
 
江夏郡:汉高祖置郡此支黄氏为东汉大臣黄香之族所在。治所在安陆(现在湖北云梦)。2、会稽郡:秦时置郡。此支黄氏,出自东汉黄昌之后。治所在吴县(现在江苏苏州市)。
 
零陵郡:治所在零陵(现在广西全州西南)。
 
巴东郡:东汉时置郡此支黄氏出自东汉蜀将黄权之后。治所在鱼复(现在四川省奉节东)。
 
洛阳郡:即今洛阳,为江夏分支。
 
晋安郡:治所在福建侯官(现在福州市东街南侧黄巷)。
 
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属河南省)。
 
东阳郡:治所在长山(今属浙江省金华)。
 
松阳郡:治所在今浙江省西南部。
 
南安郡:治所在豕原道(今陇西渭水东岸)。
 
西郡:为酒泉黄衍之后。(现在甘肃省永昌一带)。
 
江陵郡:现在湖北省荆州市。
 
固始郡:现今河南省固始。
 
黄氏家族的堂号有:宽和、江夏、思敬、孝友、四士、万卷、千顷、逸敦、敦睦、敦本、炽昌、檀樾、礼耕、种德等。
 
(七)黄姓迁徙
 
1、黄夷的迁徙
 
黄姓祖先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途经河北迁安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与东夷部落大融合,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迁到了中原广大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电视剧《芈月传》中的春申君黄歇扮演者为黄轩)
 
自从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区。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现在江陵、荆州一带),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即使黄国被灭,仍有一部分黄国遗民留在潢川故地,安守家园,繁衍生息。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苏州一带。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其间,名人辈出。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香及子宰相黄琼与曾孙太尉黄琬,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等。故其天下黄姓多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两汉以后,因为官等原因,有黄姓人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闽书》载:“永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嘉二年(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垦荒致富,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黄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公元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任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后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复居福州黄巷。今广东南雄黄氏,多为这支入闽后徙莆田始祖封开国公桂州刺史谥忠义黄岸次子黄典的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唐末五代时期,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黄碣(新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
 
5、宋元时期的迁徙
 
(1)、广东黄氏
 
据《黄氏渊源》载,宋代,军城黄氏初祖黄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曾孙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黄府(附闽台金墩黄氏总始祖陵园图),其玄孙翰林院馆阁校勘黄安石重修《江夏军城黄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军城黄氏,忠孝两全(唐忠臣黄碣宋孝子黄廓),江夏无双,四代联登,簪缨世济,积学多才”的御批。宋代还有莆阳黄巷迁潮始祖黄詹(一名黄汝詹),子孙散处广东各地,潮州最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2)、金华黄氏
 
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浦江县)。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繁,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大族浦阳黄氏。
 
(3)、福建黄氏
 
唐末五代时期,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旧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入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4)、客家黄氏
 
 
(黄峭山公)
 
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树大分枝,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时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之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6、明清时代的迁移
 
(1)、迁往台湾的黄姓
 
明末清初,福建的莆田、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入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始祖。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台北龙台湾黄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等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2)、移居海外的黄姓
 
 
(越南)
 
①移居越南
 
黄国灭亡后不久,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姓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姓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越南人中的黄姓,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姓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还有一些黄姓遗民为了避难、经商等原因,纷纷外逃避难。如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3000余众、战船50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清代金湖黄伯流徙柬埔寨高绵南荣城金塔大佛色里。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在越南全国的200多个姓氏中,黄姓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②移居泰国
 
 
(泰国风光)
 
泰国也是中国黄姓移民较早、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黄姓现有300000多万,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清代金湖人黄高拱迁徙暹罗国(今泰国望国街),不仅建立“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
 
③移居南洋
 
 
(黄森屏,现在文莱国创始人之一)
 
大约在元朝末年,黄姓移居南洋。当时有一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那里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承王位。从此,王位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如今,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从明代开始,迁徙南洋的黄姓族人日益增多。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0000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就有1000多人,排旅菲华人七大姓中第二,仅次于陈姓。现在,菲律宾黄姓人口有50000多人。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
 
④移居欧美
 
 
(美国乡村)
 
19世纪50年代,广东的新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人士,为了投资创业,陆续来到美洲大陆。美洲华侨各姓中,黄姓人数最多,其次是福建。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如今,在全美华裔中,黄姓人数仍然居首位。
 
(八)姓氏名望
 
(1)古代名君
 
黄歇(前314~前238):嬴姓,黄氏,名歇,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黄香(约18~106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他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
 
 
(扇枕温衾)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蜀汉五虎大将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
 
黄凤麟(555~626年):字魁熹,号江夏逸叟,系中华黄姓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湖北江夏郡黄州黄冈县黄鹤乡仁义村人,历官宏文馆编撰、直学士、比部员外郎、侍御史。
 
黄仁泽(865~945年):福州侯官仓山下林(古称白林)人,又名黄讽,字仁讽,号仓山。据史记载:黄璞第五儿子,唐朝乾宁乙卯(895年)武状元,累官至伪闽谏议大夫、节度巡官。妣文氏子慕华居仓山,慕风徙翁潭前黄。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宋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苏门四学士。工诗,为江西诗派的开创人,并擅行、草书。著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词等流转于世。
 
 
(黄庭坚的书法)
 
黄道婆(1245~1330年):元朝时擅于纺织技术的女工艺家。曾随崖州黎族学习纺织技术,学成后返乡从事纺织工作,促成棉纺织业的进步,使元明以后的松江细布闻名于四方。纺织业者遂立祠祭之,以感其功。亦称为黄婆。
 
黄宗羲(1610~1695年):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
 
 
(2)黄姓状元10位
 
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
 
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

 

凡注明“来源:华夏黄氏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地址:重庆巴南区融汇大道66号23幢16-4
值班电话:023-68418563
服务电话:13320356020 13512392372
投稿邮箱:hcy570708@sin.com
联系QQ:136228045
技术支持:宇琼科技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173号
ICP备案:渝ICP备16012598号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Copyright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文化网视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胜大律师事务所 主任高级律师 李饶俊 联系电话:13808363131